本篇文章 綠房子 於2008年11月16日 發表在地圖日記. 是少數幾篇我覺得寫的有極水準的探討盆栽文化的文章. 一般這種文章在下都會用 連結的方式.請網友直到去原作者處看. 以視尊重原作者. 可是地圖日記關門在即.不忍好文章就此淹沒. 如有侵權,還請告知.即刪除.
「你有種松無」—台灣園藝界的「種松文化」初探
第一章 緒論
現代人大量居住於都市,與自然的關係疏離,於是週休假期,人們往往急於逃離都市走入大自然的懷抱。而園藝是人與自然之間調和的慰藉之一,蒔花養草成了人們重要的休閒;也越來越多人選擇回歸田園,買塊農地過著「半農半X的生活」。近年來台灣的景觀園藝界,在經歷過近二十年的蓬勃發展之後,植栽的栽培技術與數量日趨穩定,脫離過去喜愛外來種及暴利炒作的年代,逐漸回歸
基本面。例如這幾年回歸本土的典範樹種是台灣原生的樹種,景觀公共工程中刻意與大量的設計與採用,這是因為少數生長快速的外來樹種造成的禍害:例如行道樹在颱風之後的傾倒,造成龐大的復原與景觀的損失;黑板樹等根系為害人行步道舖面與排水溝,而且每隔幾年龐大的休剪費用等等,都讓植栽設計逐漸回歸本土。此外來自對岸的影響,例如:蘭嶼羅漢松因為出口中國,而讓這個樹種鹹魚翻身,在未出口前面臨生產過剩,而價錢低迷,近一兩年則洛陽紙貴,供不應求;台灣的七里香老樹頭也為對岸高官所喜愛,而造成這些老樹的盜採風;此外中東海棗也因為出口大陸而持續的行情看漲;這些顯示出中國對台灣的影響無所不在。而本文所欲論述的五葉松則是呈現不同的面貌,逐漸擄獲園藝業者與消費者的心。
盆景的歷史淵源長久,也是漢人文化之一,日本人將其發揚光大,日語的盆栽也成為英文bonsai的由來,盆栽宛如成為日本文化之一;而中國盆景與日本盆栽各自獨立發展成兩股不同的風格藝術,而在這兩大主流之下,充斥著許多不同的流派,各有其主體性與風格。
台灣盆景藝術的形塑因素,主要受日式風格影響較大,早期坊間的文獻書籍,幾乎都屬日文書籍及雜誌的中文翻譯,因此在造型風格上,始終擺脫不了日系的影響,足見日本殖民母國對於台灣的影響無所不在。相對於日本,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讓盆栽素材生長快速,而且台灣人權變能力通達,技術學習反應迅速,且積極引進各國的盆栽樹種,例如許多在日本溫帶氣候所無法栽培的熱帶素材;此外台灣豐富而多變的原生盆栽素材,讓台灣盆栽界在世界上擁有一片天。近來隨著樹齡的累積以及栽培面積的增加,此外技術的進展,在盆景素材與盆栽風格上,逐漸走出以適應台灣風土的素材為期獨特風格,其中的主流就屬於五葉松近年來的崛起,蔚為風尚。
過去學界對於盆栽素材的研究,並不多見,也缺乏針對個別樹種的論述,而現有文獻多是以栽培技術與素材介紹為主,缺乏有系統的文化研究,本研究擬從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五葉松種植風氣作一個回顧,來探討台灣的植栽文化背後的權力結構。
一 研究對象與範圍
研究對象針對五葉松栽培的上游生產者以及下游的消費者兩個面向。國內五葉松的栽培廣泛,以鄰近中央山脈的山麓鄉鎮為主,但最集中的產地主要有三:苗栗南庄附近、中橫沿線東勢谷關地區以及埔里盆地週邊地區。其消費則有兩個面向:一為盆景屆,例如:各地的樹石盆藝學會會員,以及盆景愛好者。另一為造園景觀界的庭園樹。此間的差異,在於格局的大小,而栽培管理技術上,盆景則需要更多的關照。盆景界每年各學會定期的舉辦年度展覽比賽是盆景界的盛會,各地區比賽之後挑選入選者角逐全國盆景總錦標—華風盆栽展,從這些參展與得獎作品也可以看出盆景素材的流行走向。
二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以田野訪談的質性研究方式進行,並且回顧研究者這十餘年來對於植栽界的看法,對於生產者、中間販運商以及業主的個別觀察,提出個別的觀察與論述。
三 研究架構
1發現問題:為何是五葉松?五葉松如何流行的?
2田野訪談:訪談生產者、販運商、景觀設計師、從業人員、業主的訪談。訪談種植的原因,看法,銷售通路,栽培技術,業主種植之後續的追蹤。
3綜合與分析:將田野資料作整哩,發現特殊點何在,而且筆者身為設計與從業人員,經歷這個產業的發展與
4推論與驗證:這股五葉松熱背後的成因作批判以及後續發展的可能作預測。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一盆景、盆栽、樹藝、園藝之釐清
「盆景」源自於中國,「盆栽」發揚於日本,並以Bonsai之名與世界接軌。在台灣,盆景及盆栽一直是定義不清,包容太廣的名詞。盆景、盆栽界有人提出「藝術盆栽」、「創作盆栽」、也有「樹藝」之說,想要劃清界線,還沒有成效。有「工藝」、「陶藝」、「園藝」及「花藝」,也許對內採用「樹藝」,對外仍採用Bonsai是個另類的選擇。
園藝英文Horticulture,是針對栽培經濟作物所需的科學,範圍龐大。
話說,「樹藝」一詞,在「荀子:子道篇第二十九」記述著,
子路問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然而無孝之名,何也?”
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古之人有言曰:‘衣與!繆與!不女聊。’今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無此三者,則何為而無孝之名也?意者所友非人邪?”
孔子曰:“由志之,吾語女。雖有國士之力,不能自舉其身。非無力也,勢不可也。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章,友之過也。故君子入則篤行,出則友賢,何為而無孝之名也!”
以上這段可以說是樹藝的最早文獻,因此種盆栽、養盆景、「耕耘樹藝」是很辛苦的!需要夙興夜寐,才能養活一家老小。而這也是當代職業種松人的寫照。
二 問題探討
1樹的品味
2 品味與消費
三 相應的理論
(一) 生產者的面向
1美感經驗:美學人類學的論述,盆栽可視為活的視覺藝術。因為就生產面,欲種出一株好樹匯聚了許多條件:從素材的選取、心血時間的照顧、種樹人的品味雕琢、知識流傳等等。
2文化地理學:以大埔里與谷關地區來看,這些山區的原生樹種,逐漸成為商品,進而成為文化商品,因應五葉松的栽培而產生的在地知識有哪些?哪些行業與五葉松相關?
(二)消費面向:
1符號轉譯:
松樹所代表的符號轉議過程:以符號學來解讀五葉松的消費,為何一棵樹可以價值數十萬甚至百萬,脫離商品本身的價值而成為符號的消費,或者稱為「文化商品」。
2認同的權力運作:種苗商的繁殖、景觀設計業者的廣泛使用到消費者的認同,這個過程如何?
第三章 松樹美學—松樹的盆景性格
一 台灣的松樹簡介:
※原生種
1馬尾松:生長於苗栗火炎山地區的原生植物,樹皮棕紅色故名赤松,松針一束三針與日本的一束兩針有異。也是盆景的素材,但是松針過長,影響觀賞價值。
2台灣五葉松:原生於本島中部低海拔向陽山區的原生植物,適應全台平地的氣候,除了海濱風大地區,所以全台地區普遍栽培。
3台灣二葉松:原生於中海拔的松樹,松針一束兩針,松針可長達30公分,因此甚少作為景觀上的用途。
4華山松:生長於中高海拔的台灣原生植物,在平地栽培不易。
※外來種:
1日本黑松:黑松原產日本,樹型強勁挺拔,是盆栽的上等素材,但是以北部地區栽培較普遍,中部以南溫度過高,冬天溼度過低,所以生長情況需要特別照顧。
2赤松:原產日本韓國等地,也是盆景的素材。
3喜馬拉雅雪松:生長於中高海拔地區,平地栽培必須特別注意栽培介質與排水與防風。
其他尚有造林樹種例如溼地松、琉球松等,而這類松樹目前多已經不在種植。
二 何謂美?松樹的美感經驗從何產生?
松的美感從何而來?侯廼慧指出:
色澤上,松樹試蒼翠深沉的,於人「松色老」的感覺。而且它不因季節兒轉換顏色,於是松就「象徵著一個『永恆』。它的綠,已成了千秋;它的色,已通乎古今。」在姿態上,松樹幹英挺,茂密的葉從猶如傘蓋支撐著;而且山上的松更是長的秀奇糾結,呈現出蒼勁瘦稜之感,特別顯精神。例如中橫沿線的老松。松與奇石的搭配,讓庭園相得益彰。松濤與清涼畫上等號,白居易比喻〈松聲〉為「寒山颯颯雨,秋琴冷冷弦」,而且「一聞滌炎暑,再聽破昏沉」,光是聞其聲就能滌淨煩躁昏沉,澄明其神,最後終能「心體俱銷然」,那已是超越客觀聽覺美感之上的心靈交流了。它也是堅毅的象徵,「歲寒,知松柏之後凋也」。「栽松獨養真」(唐‧劉得仁),松也有長壽的象徵,松脂的清氣,可以滌盪胸臆,醒人心神。松的貞勁可以警惕、啟示德行修養,故也可取以比擬上人知修境;松與人是可以同修共進的。[1]
自古以來,松竹梅號稱歲寒三友,一向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只是竹子繁殖容易,而且生長迅速,一不小心則成為到處亂竄的「惡竹」,即會由愛生恨,欲除之而後快;梅花對身處亞熱帶地區的台灣,平地開花未若山區,往往種植多年,只報以寥落的數點宛若晨星,所以賞梅雖然附應風雅,但是平地種梅不易。
在台灣,過去的庭園例如大埤鄉的三秀園庭園中種有竹梅但並未種松,而是種榕樹而取榕與松相同的諧音,或許是松樹的幼苗取得不易,所以才有此權變之方。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引進許多黑松種植於庭園神社以及機關內,以斗六榶場為例,目前園區內的松是羅漢松,並無黑松,大斗六地區最大的一株黑松,位於古坑鄉東合國小的校門前。
所以就松的象徵意義,種樹的人都知道,因為生長環境的差別,各種樹都有
其個別的性格,而懸崖峭壁的生長環境讓草木不生,唯獨松樹丰姿錯約的生長其間,也讓松所代表的意義更加的獲得彰顯與文人騷客的讚嘆。
三 松的盆景美學
盆景以取法自然,讓自然界大樹的生長比例,完美的呈現於鼓掌之間,這需要高超的栽培技術與鑑賞的能力。
早期五葉松盆景素材,依賴山採為主,山採素材渾然天成,但是存活率低,後來逐漸有人大量繁殖。早期的栽培深受日本盆栽界的影響,素材以黑松為主,也以黑松為貴。但是畢竟黑松對於台灣中南部亁濕分明的亞熱帶氣候適應不良,於是漸漸轉移栽培的典範,從黑松轉換為五葉松。埔里的謝姓業者,十八年前同時種植五葉松與黑松,而五葉松生長暢旺,相對黑松顯得奄奄一息。而且黑松需要定期的噴藥、修剪、疏葉等,以保持樹型,而五葉松則
盆景的樹形風格:模樣木、文人木、飄、懸崖、露根、多幹、叢植等等,幾乎所有的盆景形式、大中小品等等,五葉松都能表現其應有的姿態…,也因此,在近年來的盆栽展覽,出現大量的參展作品,而隨著栽培年資的提升,樹格越來越佳。相對於其他樹種,松樹定型也吸引越來越多人投入種植的行列。
四 松的庭園美學—主景樹
庭園的主景樹,象徵庭園的主,顯示庭園業主的品味,因此以造型樹為主,而造型則是取盆景樹的擴大版。
在早期種植種苗業者多集中於田尾,適應田尾地區的樹種有限,以層榕最為常見,其次是榔榆、真柏、蘭嶼羅漢松、還有黑松等,這些都屬於盆景的樹種,過去一向以層榕為最大宗。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1980年代台灣隨著房地產股市的景氣,造成一陣高爾夫球場的興建風,這股風潮直到房地產退燒以及環境保護議題的引起關注之後才停止;與同時並存的是公共設施保留地的開發、房地產綠化的龐大需求…。而高爾夫球場對於大樹的強烈需求引起一陣山採盜挖的風潮。此時台灣種苗業者也進入前所未有的景氣,於是引進速生的樹種以符合工程的需要。
而這時,在谷關地區以及埔里地區,除了山採之外,陸續有人投入繁植五葉松,以埔里地區的徐姓業者以及谷關松鶴地區張姓業者,栽培的年份最多不超過30年,而且早期投入的數量有限,直到陸續賣出之後,陸續有人投入,最後造成一股風潮。
五葉松因為繁殖的增加,單價也為人所接受,陸續取代層榕、細葉欖仁等大喬木,成為主景樹。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這些產松的地區多位於地震最為嚴重的災區,房地產經歷寒冬,而山坡地人人聞震色變,買氣低靡,於是需求的減少讓五葉松的價錢沉寂數年,有些栽培多年的心血甚至以怪手移除。
真正造成五葉松大行其道的原因,是因為週休二日以及開放農地的買賣之後,休閒產業所帶來龐大的商機,讓更多業者勇於投入,這也讓園藝景觀業者蒙受其利,這些位於山區的民宿、咖啡廳、休閒農場等,多半會種植櫻花、五葉松、楓、竹、梅等植物,於是種松的風氣開始蔓延,也讓松樹的價格從谷底翻升。
松、櫻、梅這類植物生長緩慢,而五葉松的造型多變,且適應台灣的氣候,並不需刻意照顧即可枝繁葉茂,園藝景觀界的前輩:程兆熊所體會的松樹之美:
他爽朗,他通透,他又蒼茫而猶勁。說他古老,他分明青翠;說他鬱結,他分明悠揚;他一會兒蕭瑟,他一會兒鼓蕩;他一會兒幽遠,他一會兒震撼。
而在進入所謂M型社會的二十一世紀,這些栽培多年,整形的五葉松,躍為庭園的主景樹,這些價值不斐的樹,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比比皆是,種這些樹背後所象徵的意義何在?它成為一個符號,宛如名車配豪宅,貴婦搭配名牌的皮包與鑽飾,而庭園配名木,在眾多名木之中,五葉松成為首選之一。
而松樹所代表的文化資本,也成為這些附應風雅的有錢階級所急欲擁有的。其次,一般消費大眾也開始消費,如此「種松」的風氣,就到處蔓延!
第四章 五葉松與權力---批判性的思維
一生產者的種松文化:
松樹移植不易,每年僅有冬季休眠至清明新芽萌發之際,才適合移植,所以松樹的移植經歷斷根、定植等程序,而且經常移植才能讓松針縮短,樹皮自然呈現龜裂的老態,五葉松的樹幹達一定的年份才有的現象,消費者的要求也以此為重。
因應此所造成的現象,就是松樹移植之後多種植於不織布袋或者水泥盆子,以利全年都能移植。所以走在中潭公路,沿途許多繁殖業者,將這些老松移植之後,待價而沽,而這些盆植的老樹,宛若盆景般待價而沽,等待有緣人,而且價值不斐,每盆的售價不一,同樣的年份,因為栽培照顧造型生長的強弱等差異。而且每個種松人因為「手路」的差異,而影響樹勢;這涉及種松人的藝術觀與美感,這部分有些是天生,但更多的是後天培養而來,這最基本的功夫在於盆景基礎的造型藝術之掌握,把握盆景的基本原則,從小樹開始著手雕琢,截幹續枝,如此種出來的松樹,造型與樹姿就能符合盆景的要求,才是好的松樹。因此當地的盆景學會就扮演五葉松栽盆知識的傳播與技術的提升角色。
投資客:
松樹的栽培介質影響松樹的生長甚鉅,松根與松菌寄生,所以介質必須多孔隙,以讓松菌寄生;此外,松樹必須排水良好,最忌排水不良的土地,這些生長的特性若沒有顧及,往往松樹會生長不佳。
而近年在台灣,隨著養生風氣的盛行,五葉松也成為重要的加工材料,例如將每年清明所新吐出的嫩稍,泡酒加工作成五葉松露,五葉松活力醋,甚至膠曩。至於效果如何,筆者曾經聽過業者指出,一束五針的針葉,代表五行,而且松的生命力強,他生長於窮山峻嶺的環境險惡,土壤貧瘠,但是終年長青,正表示它的活力堪稱是樹木之最。因為在加工產品的面向,五葉松也展現了除了在景觀上的面向。
二消費者面向:
消費背後的文化意涵一直是社會文化學者所急欲於揭露的,例如羅蘭巴特的神話學與布迪厄的文化消費理論,都在於揭露出消費背後的心理文化因素。
在五葉松的象徵意義,種樹的人都知道,因為生長環境的差別,各種樹都有其個別的性格,而眾多文化意涵的加持與賦予也讓松樹所代表的意義,在經歷過少則十年甚至數十年的辛勤照顧之後,五葉松已經脫離農產品的身分,成為文化商品甚至是藝術精品,消費老態的五葉松成為身分地位的象徵,一種炫燿,而且它是屬於男性所專屬的!試問對於住在都會公寓的人,五葉松要種在那裡呢?只有望樹興嘆的份!
而松樹所代表的文化資本,它不老的「神話」,種松宛如豪宅的一種「儀式活動」,也成為這些附應風雅的有錢人所急欲擁有的,如此「種松」的風氣,就逐漸蔓延,而且是在某些階層上所獨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