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沙棘


為落葉性、雌雄異株之灌木,通常具有刺,株高約2至4公尺。外皮為褐色或黑色,厚灰綠色冠。葉片互生或對生,葉柄極短,狹長卵披針型,葉上部銀灰色,葉背銀白色。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淡黃色,小型。花芽形成需3年生枝條。國外報告指出其開花期約在5月,結果期9~11月。種子卵型,種皮堅硬,褐色,有光澤。


在俄羅斯,沙棘大部份的原生族群均分布於海拔1200公尺至2000公尺區域(Eliseev and Fefelov, 1977)。極端生育溫度忍受範圍介於-43至+40℃ (Lu, 1992)。最適栽培溫度則介於20~25℃之間。沙棘具耐旱性,但適應範圍介於年雨量400至600mm之地區。年雨量低於400mm地區則不適宜栽培。無法生長於嚴重浸水之土壤,需生長於排水良好之地區。


沙棘通常於春作進行直接播種或移植栽培。最佳土壤條件為土層深、排水良好及富含有機質之沙壤土。在乾旱或半乾旱地區,必須實施灌溉。土壤酸鹼性則無太大限制,惟以pH值6~7為最適條件。沙棘對嚴重土壤水分缺失頗為敏感,特別是在春季開花或結果期。相同於其他作物,需適當之土壤養分以提高漿果產量與品質。對磷肥肥效反應極佳,對氮肥之肥效反應則呈敏感,換言之重氮肥會影響根瘤之作用。推薦之行株距為4mx1m,南北向種植有利於光照。在歐洲以高密度栽培1mx1m則有利於機械收穫機收穫。雌雄株之比例為影響漿果產量重要因子。推薦之比例則依栽培密度和地區而異。例如:英國哥倫比亞地區每英畝4000株栽培密度下,1:6之雄株與雌株比例最適。修剪枝條之作業可提高漿果產量。每年均應修剪株冠及交錯枝條,以促進側芽生長。


 藥用價值


  沙棘具多用途並具高經濟價值,除漿果可直接食用外。在古老之歐亞地區早已被應用。近年來,在世界各地廣被研究重視,被視為最具發展潛力的保健或藥用植物之依,包括加拿大、美國、歐洲、印度、中國與蘇聯,主要是著重其營養與藥用價值。有關藥用用途之臨床試驗在1950年代肇始於蘇聯,在蘇聯沙棘油已於 1977年被列入藥典。臨床試驗大多於蘇聯與中國大陸進行中。根據初步的試驗結果顯示,沙棘油重要的藥理作用包括:抗發炎(anti- inflammatory)、抗微生物(antimicrobial)、消除疼痛及促進組織再生等。沙棘油同時被使用於口腔黏液,直腸黏液,膣腔黏液,頸部糜爛,輻射傷害,燒傷,水燙傷,十二指腸潰瘍,腸潰瘍,凍瘡,營養不良導致之皮膚潰瘍與其他皮膚傷害。根據中國大陸未證實之報告,以沙棘油製成之美膚霜對350個病人治療結果,對黑變病與老化皺紋及黑斑極為有效,對美容及抗老化方面具相當程度的療效。沙棘目前在歐亞已有超過十餘種之商業產品生產,包括液狀、粉狀、膏藥、軟膏、藥丸、外敷藥、噴霧藥、膠囊、坐藥等形式。自沙棘種子萃取之沙棘油為廣受歡迎之化妝品配方,例如面霜。另據Li (1996)報告指出沙棘各部位可開發與利用之高附加價值產品如圖5所示。產品包括:以葉片製成之袋茶,以漿果為原料加工之運動飲料和果醬。果肉製成之發酵產品。葉片、果肉和種子萃取後之殘渣,可做為動物飼料。


播種方式: 層積三個月. (不过經試驗後.只需層積一個月後,稍微放在室溫下一週及發芽)


困難度: 普通


資料來源: 台中農改場


http://tdares.coa.gov.tw/show_monthly.php?id=tdares_tdares_edit_2008051318034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zplant6 的頭像
    ezplant6

    青松栽 (ezplant )

    ezplant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