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手邊蒐集到盆栽世界介紹從實生開始培育小品黑松的有兩本1997/ 4, 2000/10 , 今年2009/11再次報導忍不住找來比較一番.想了解目前實生黑松小品到底發展到怎樣的境界.
三個版本,(實為兩個)其實說的方法都大同小異, 步驟如下
播種(1個月後切芽),
然後一年苗彎曲,
接著下篩盆肥培.
透過逐年的換蕊把幹基養大.
以三個版本來看, 我比較喜歡1997年串田松雄的版本, 介紹的蠻詳細.不過,應該不容易找到了. 從種子的實生開始介紹. 然後切芽 ,彎曲, 肥培, 逐年的換蕊把幹基養大.
2000/10 山口貢版本沒有切芽,在一年後開始彎曲.不過如果一年苗只有這種粗度. 肥培技術有待加強.此外, 編輯的次序也不便閱讀.
2009/11 的版本講的最簡略基本上是與山口貢類似.
老實講, 黑松小品盆栽技術較十年前2000年版所報導並沒有多大的進展. 至少可以說是在同為茅崎盆栽會並沒有太大的進步. 和日本企業日新月益的進步,該盆栽會幾乎停置不前.這點頗令我覺得失望.
我覺得至少有兩點可以討論的
第一, 盆栽肥培技術應該可以還有進步的空間. 所以達到半成品或成品的年限應可更短.
第二, 對於日本傳統的小品黑松模樣木盆栽粗狀(矮)的以日本人的要求幹基至少是樹高的1/3, 且越粗越好.以2009/11 P.38的黑松小品骨幹甚至到10:6. 我懷疑這樣的審美觀來自日本的聖山富士山. 而且這樣樹幹與樹型的比例.在自然界甚至一般盆栽或中品盆栽也不常見. 我覺得非日本人的我們也許可以調整我們的審美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