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馬來西亞 新加坡去遊覽. 體驗一下難得的南洋風光
馬來西亞
典型的熱帶國家 ,全年均溫在24-31度.幾乎全年皆夏. 一年只有兩季- 乾季和雨季. 是個物產豐饒完全沒有天災的地方. 稱得上是人間樂土. 本來想以後移民馬來西亞好像不錯. 但住了兩天以後再想想, 如果住在一個每天起來, 植栽,氣候都一樣的地方好像滿無聊的. 自己不是為了改變台灣的林地景觀才去找了這麼多種溫寒帶樹種. 如果有機會,還是找個四季分明的地方會比較有趣.
種族: 以馬來人(約62%),華人(22%) 印度人(7%)為主. 大抵馬來人掌握政治,華人掌握經濟, 印度人負責勞力. 馬來人和印尼人是同文同種. 和北邊的泰國反而無關. 因為馬來人的先祖正是印尼的王子,因逃難來到馬來西亞. 華人則是當時鄭和下西洋時帶去的. 印度人則是從印度來的.
不知是不是優渥的土地與氣候,造就馬來人的樂天 庸懶的天性.導遊本來已經和旅館的行李員說好了8:00去收行李.到了8:30,行李還沒送到. 導遊只好跑去問行李員,他說今天首相要來有很多事要忙. 沒辦法去處理. 導遊只好自己去拖行李. 翌日,下塌另一家飯店吃早餐. 桌上的前一個客人吃完的餐具還沒收. 請路過的侍者整理一下, 那侍者聳聳肩一付事不關己的離開了. 看來有沒有首相來訪, 他們的態度都一樣的.
在馬來西亞的印度人雖然還是信奉印度教,但種性制度的束縛比較小了.不同階級的人也可以通婚. 也可吃肉. 黑風洞即印度教信仰的風景區. 有興趣也可以參觀一下
回教
馬來西亞以回教為國教. 回教的信仰不同於我們熟悉的基督教或佛教, 可不是每周上一次教堂或初一十五拜拜. 穆斯林一天可要拜五次,從早上五點多就開始. 為了體驗窮人的生活, 穆斯林每年有一個月的齋戒月- 從日初到日落不得進食與喝水.連口水 也不能吞. 不能吃豬肉, 不能飲酒. 但允許一夫多妻. 所以有人說回教不僅僅是一種宗教而是一種生活型態.
印度教
印度教有大三主神:創造之神梵天、破壞之神濕婆和保護之神毗濕奴. 不過在印度祭祀梵天的廟宇並不多,倒是在泰國蠻流行的.泰國的四面佛即是梵天.
另外,印度教有嚴格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從高貴到低賤的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各種姓間界限分明,不通婚,不往來,不變更。印度教還主張不殺生,所以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喫素. 資料來源: http://members.shaw.ca/calvinvictor/r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