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瓦勒邁杉


看到這則新聞, 令我覺得遜斃了的原因倒不是種死了恐龍杉. 而是"館方解釋恐龍杉枯死的原因是不適應氣候." 以及不接受中研院的協助, 自己敝門造車的心態. 令人感到氣憤. 連植物生長環境的基本資訊都說不清楚. 科博館教育的功能何在. 據維基百科的資料, 該植物最合適的地點正是臺灣所處的亞熱帶. ( -5°C and 45°C ) ( It is also proving to be more adaptable and cold-hardy than its restricted subtropical distribution would suggest, tolerating temperatures between -5°C and 45°C (23° and 113°F ),)


 


種植植物難免都會種死. 我想這真的只是一個疏失. 移植的時機可能有待斟酌,但要當初建議移植的植物組主任請辭負責, 在下覺得有點處分過頭. 雖然, 恐龍杉是極危的植物,全世界野生的數量只有一兩百棵. 但實際上,澳洲政府已於2006開始了商業繁殖計劃. 在某些國家甚至已經可以買到盆植的恐龍杉. 恐龍杉並非大家想像的那麼昂貴,稀有.


 


瓦勒邁杉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3%A6%E5%8B%92%E9%82%81%E6%9D%89


 



瓦勒邁杉學名Wollemia nobilis),又名恐龍杉沃萊米杉梧來米松南洋杉科下瓦勒邁屬(又稱沃萊米屬)的唯一,於1994澳洲雪梨西北面150公里 ,新南威爾斯瓦勒邁國家公園溫帶雨林的狹窄及陡斜的沙岩峽谷中被發現。


瓦勒邁杉又稱為梧來米松,但它並非真正的松屬植物,且亦不是松科的一員。而它卻是與南洋杉科下的貝殼杉屬南洋杉屬有所關連。







目錄


[隱藏]



[編輯] 特徵




瓦勒邁杉的枝葉


瓦勒邁杉是一種常綠植物,樹高達25 -40樹皮非常獨特,呈深褐色及多節。[2]它隨時可以萌芽,及大部份都是多主幹的,或是由舊杉中萌芽了一叢的主幹。枝幹是獨一的,在所枝幹上都不會更細的枝幹。經過多年後,每一枝幹一是在松毬上終止,或是會停止生長。之後(或是在松毬成熟後),枝幹就會死掉。新的枝幹會由主幹的芽苞上生長。枝幹變為垂直及發展成次要樹幹是非常罕有的。




瓦勒邁杉的葉


葉子是扁平及幼長的,約3 -8厘米長及2 -5毫米闊。它們是螺旋形地排列在枝幹上,在底部扭曲彷彿平排成二或四組。錐形種子是綠色的,約6 -12厘米長及直徑長5 -10厘米,約於授粉後18-20個月成熟。於成熟時會脫落並放出種子。雄毬(花粉)是細長的錐體,約5 -11厘米長及1 -2厘米闊。


 


[編輯] 發現


瓦勒邁松約於19949月10由在藍山溫特沃斯瀑布瓦勒邁國家公園的農林督察大衛·諾柏所發現。他有著很好的攀石冒險的能力及植物知識,並能很快地分辨出這種樹的稀有性及須更多的研究。他帶著標本回來祈望有人能分別這種植物,但其後他發現這是一種全新發現的植物。[3]它與其他針葉樹的關係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最初懷疑是它有著2億年前的南洋杉科的某些特徵,但卻不與科下的任何一種植物相似。與活的南洋杉科及其化石比較,可以證實它是這科的其中一員,並是屬於一個全新的。像瓦勒邁屬或有關的化石在澳洲紐西蘭南極洲是很普遍的,但瓦勒邁杉卻是此屬的主要生存植物。最近發現的瓦勒邁屬化石可以追溯至2百萬年前。[4]所以它被稱為「活化石」或「孑遺植物」。


少於一百種野生的樹,是生長於不遠的三個地方。基因測試發現所有的標本都是遺傳上不能區別的,表示這種植物經歷了遺傳瓶頸,使得在數量上如此的少,而失去了所有基因變異性。


200511,野生的瓦勒邁杉被發現感染了樟疫黴菌Phytophthora cinnamomi)。新南威爾斯公園守林人相信這些有毒的真菌是由非法賓客所引入的。


[編輯] 種植及用途




瓦勒邁杉




種植的瓦勒邁杉


20064月1開始,澳洲實行了一個由植物園開始至商界的瓦勒邁杉繁殖計劃。於200612瓦勒邁杉被售予美國,而在2006年間亦曾售予其他國家。無論是在地上、或在盆子及花圃上,它都是一種有裝飾價值的樹木。它亦是很能適應及抵冷的植物,可以抵禦-5℃ 至45℃ ,而亦有指在-12℃ 下仍可以生存。在日曬及陰影下都能生存。就像其他澳洲的樹木,它很易受病原性真菌樟疫黴菌的感染,所以這限制了它成為提供木材的樹木。[5]



 

 


 


 


 


 


 


科博館亂移植 害死植物活化石 恐龍杉移入溫室 未滿三月枯死 


http://fortune.ttv.com.tw/news/view/?i=09909274927501I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私自移植植物活化石,結果卻造成枯死!五年前,澳洲政府捐贈了兩棵瓦勒邁杉給科博館,日前館方將其中一棵移到溫室種植,但不到三個月,這棵樹竟然枯死,只剩光禿的樹幹,讓民眾痛批,實在太扯了!



僅剩下的一棵恐龍杉孤零零的豎立在恐龍園內,五年前澳洲政府送了兩棵珍貴的恐龍杉給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但沒想到今年五月中,館方將植物移植,導致這棵植物枯死。



這棵名為瓦勒邁杉,因為與恐龍同時出現在侏儸紀時期,又稱為恐龍杉,有17500萬歷史,堪稱植物界的活化石。



館方解釋一直以來都非常小心照顧,就是因為擔心遭竊,才會用鐵籠圍住,但隨著植物日漸成長礙於生長,才會將他移植到新環境。



雖然館方解釋恐龍杉枯死的原因是不適應氣候,但館方也盡力挽救,從枯死的恐龍杉上移接了五棵幼苗,就是希望能夠靠著技術讓恐龍杉的下一代繼續長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zplant6 的頭像
    ezplant6

    青松栽 (ezplant )

    ezplant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